关于利用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进口货物改由单位的主管海关办理免税手续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4 03:44:26   浏览:936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利用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进口货物改由单位的主管海关办理免税手续的通知

海关总署


关于利用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进口货物改由单位的主管海关办理免税手续的通知
海关总署


我署及财政部联合下发的(84)署税字457号和698号文件规定:利用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进口的货物如系委托非集中纳税的外贸公司订购进口,使用贷款单位应予货物申报进口时,向进口地海关交验贷款项目证明及合同,经海关审核后予以免税;如系委托实行集中纳
税的外贸专业进出口总公司订购进口的,使用贷款单位应向海关总署关税司交验贷款项目证明及合同,经审核同意后再通知有关总公司予以免税。经过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由于使用贷款单位的主管海关(包括所在地海关和分管海关,下同)不了解实际进口情况,难以对免税进口货物
进行后续管理。为此,现经研究决定对上述规定作如下改变:
一、使用贷款单位应于货物进口前将贷款项目免税证明(其中世界银行贷款的地方项目,也可由省、市、自治区主管厅局出具免税证明)、订货合同向海关申请办理免税手续。
二、凡是使用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委托非实行集中纳税的外贸公司订购进口货物,应向使用贷款单位的主管海关申请,经海关核准,并在“一式三联”的《进口货物减免税证明》上(详见附件)加盖免税章后,第一联由主管海关存档,第二、三联交申请人于货物进口时向
进口地海关申请办理免税,其中第三联在进口货物放行后,由进口地海关写明验放情况退还主管海关凭以进行后续管理。
三、凡委托实行集中纳税的外贸专业进出口总公司订购进口的货物,应向海关总署关税司申请,经核准并在《进口货物减免税证明》上加盖“海关总署免税专用章”后,第一联由海关总署关税司留存,第二、三联送北京海关集中纳税处,货物进口后,第三联由北京海关集中纳税处写明
情况寄送所在地海关凭以进行后续管理。
以上规定自一九九一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附:进口货物减免税证明
3-07装 进口货物减免税证明
申请单位: 关 字 号
---------------------------------------------
| 来文机关 | |文 号| |合同号| | 第
|-------------------------------------------| 一
| | | | | | 核放情况 | 联
| 货名和规格 |单位|数量| 金 额 | 减税或免税 |----------------|
| | | | | |数 额| 金 额 | 报关单号 | 存
|-------------------------------------------| 根
| | | | | | | | |
|-------------------------------------------|
| | | | | | | | | 主
|-------------------------------------------| 管
| | | | | | | | | 海
|-------------------------------------------| 关
| | | | | | | | | 留
|-------------------------------------------| 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意事项: | |
|(1)货物进口时应向海关交验正本,复印件无效。 | 海关盖章: |
|(2)经批准进口的物品,如拟移作他用,转让或者出售,| |
| 原申请免税单位应事先报请原批准海关核准,并应 | |
| 按章补税,否则,海关将按违章案件办理。 | |
|(3)自签发证之日起 年 月内有效。 | 年 月 日|
---------------------------------------------
3-07装 进口货物减免税证明
申请单位: 关 字 号
---------------------------------------------
| 来文机关 | |文 号| |合同号| | 第
|-------------------------------------------| 二
| | | | | | 核放情况 | 联
| 货名和规格 |单位|数量| 金 额 | 减税或免税 |----------------|
| | | | | |数 额| 金 额 | 报关单号 | 减
|-------------------------------------------| 免
| | | | | | | | | 凭
|-------------------------------------------| 证
| | | | | | | | |
|-------------------------------------------| 交
| | | | | | | | | 进
|-------------------------------------------| 口
| | | | | | | | | 地
|-------------------------------------------| 海
| | | | | | | | | 关
|-------------------------------------------|
| | | | | | | | | 或
|-------------------------------------------| 负
| | | | | | | | | 责
|-------------------------------------------| 对
| | | | | | | | | 外
|-------------------------------------------| 订
| | | | | | | | | 货
|-------------------------------------------| 的
|注意事项: | | 总
|(1)货物进口时应向海关交验正本,复印件无效。 | 海关盖章: | 公
|(2)经批准进口的物品,如拟移作他用,转让或者出售,| | 司
| 原申请免税单位应事先报请原批准海关核准,并应 | |
| 按章补税,否则,海关将按违章案件办理。 | |
|(3)自签发证之日起 年 月内有效。 | 年 月 日|
---------------------------------------------
3-07装 进口货物减免税证明
申请单位: 关 字 号
--------------------------------------------- 第
| 来文机关 | |文 号| |合同号| | 三
|-------------------------------------------| 联
| | | | | | 核放情况 |
| 货名和规格 |单位|数量| 金 额 | 减税或免税 |----------------| 回
| | | | | |数 额| 金 额 | 报关单号 | 执
|-------------------------------------------|
| | | | | | | | | 由
|-------------------------------------------| 进
| | | | | | | | | 口
|-------------------------------------------| 地
| | | | | | | | | 海
|-------------------------------------------| 关
| | | | | | | | | 送
|-------------------------------------------| 主
| | | | | | | | | 管
|-------------------------------------------| 海
| | | | | | | | | 关
|-------------------------------------------|
| | | | | | | | | 或
|-------------------------------------------| 北
| | | | | | | | | 京
|-------------------------------------------| 海
| | | | | | | | | 关
|-------------------------------------------| 集
|注意事项: | | 中
|(1)货物进口时应向海关交验正本,复印件无效。 | 海关盖章: | 纳
|(2)经批准进口的物品,如拟移作他用,转让或者出 | | 税
| 售,原申请免税单位应事先报请原批准海关核准, | | 科
| 并应按章补税,否则,海关将按违章案件办理。 | |
|(3)自签发证之日起 年 月内有效。 | 年 月 日| 核
--------------------------------------------- 销



1990年11月29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广东省汽车、摩托车维修行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广东省交通厅


广东省汽车、摩托车维修行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广东省交通厅



第一条 根据交通部、国家经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汽车维修行业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对外经营汽车、摩托车大修、总成修理、小修、保养和专项修理的国营、集体企业和个体维修户(以下统称维修者)。
汽车、摩托车专项修理,是指专门从事汽车、摩托车车身修理、喷漆、电器设备修理、蓄电池修理、篷布座垫修理、水箱修理、轮胎修理、更换汽车门窗、汽车空调器修理等单项业务。
第三条 汽车、摩托车维修行业,由各级人民政府的交通厅、局管理。
第四条 企业或个人申请经营汽车、摩托车维修业务,应办理下列手续:
(一)填写申请表;
(二)国营、集体企业报业务主管部门批准(联营企业报联营各方主管部门批准),个体维修者报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乡人民政府批准;
(三)持批准证件向当地市(地)、县交通局申请办理技术条件审查;
(四)持批准证件、技术审查合格证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
(五)持营业执照向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
第五条 具备下列条件者,可向市(地)交通局申请经营汽车、摩托车大修和总成修理业务:
(一)厂房占地面积不少于一百五十平方米,设有消防设施;
(二)技术人员不少于:机械工程师或技师一人,技术员一人,专职检验员一人(有正式驾驶执照,符合检工四级要求),五级汽车修理工二人,四级电工一人,五级钣金工一人,四级铁工一人,四级钳工一人,三级焊工一人;
(三)流动资金二万元以上;
(四)配备的设备:镗、磨汽缸设备,车床,钻床,蓄电池充电机,制动鼓镗削机,发动机冷磨设备,传动轴动平衡试验机,后轴套管拆装设备,工字梁专用测量校正设备,磁力探伤设备,钳工用平台,偏心轴磨床,检测议器。
第六条 具备下列条件者,可向县以上交通局申请经营汽车、摩托车小修或保养业务:
(一)厂房占地面积不少于五十平方米,设有消防设备;
(二)技术人员不少于:四级汽车修理工一人;焊工、钳工、电工、钣金工各一人;
(三)流动资金五千元以上;
(四)配备的设备:镗、磨汽缸设备、车床、钻床、蓄电沲充电机,制动鼓镗削机,磁力探伤设备,钳工用平台,磨汽门设备,以及相应的检测议器。
第七条 具备下列条件者,可向县以上交通局申请经营汽车专项修理业务:
(一)与修理项目适应的场地;
(二)三级汽车修理工一人以上;
(三)流动资金二千元以上;
(四)配备与修理项目相适应的设备、检测议器。
第八条 汽车、摩托车维修场所必须符合劳动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不得利用街道、公路和公共场地停放车辆和进行维修作业。
第九条 从事汽车、摩托车维修业务的各类技术人员,由交通局负责进行技术级别考核,合格者发给合格证。
第十条 维修者变更经营范围,应经县以上交通局审查同意,再向原登记发照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变更营业地点的,应向原登记发照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并报交通局备案。
第十一条 维修者需转业、歇业或停业的,应向原批准机关申请,获批准后的一个月内向交通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有关手续并发表公告。
第十二条 汽车维修质量按国家标准局发布的汽车修理技术标准(GB3798~3803-83、GB5336-85)、交通部颁发的汽车修理技术标准(JT-3101-81)和广东省交通厅、广东省标准计量局制定的地方标准执行。
汽车的安全技术要求按国家标准局发布的GB7285-87、公安部颁发的《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标准》执行。
汽车经维修出厂后的保修期按国家标准执行。
摩托车维修的质量标准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大修、小修、改装、保养维修的车辆出厂时,维修者应向用户提供出厂合格证及全部技术档案(技术档案格式由广东省交通厅统一制定)。技术档案必须如实记载车辆维修的情况。
在保修期内因维修质量造成机件事故、交通事故的,维修者应负相应的责任。
第十四条 维修车辆的试车路线和试车方法,按当地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的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禁止用维修配件拼装车辆和将已报废的车辆修复使用。
对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须经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签署修理范围意见后,维修者方可承接维修。
改装在用车辆,须按广东省公安厅的规定,经市(地)公安局(处)交通警察支队或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批准。
第十六条 维修者与用户因维修质量问题发生争议,由当地标准计量管理部门仲载;交通局可接受委托,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技术分析和鉴定。
第十七条 维修者须按广东省交通厅、广东省物价局制订的《汽车、摩托车维修工时定额》、《汽车、摩托车维修收费标准》计收费用。
第十八条 维修者应使用经税务机关批准印制的《汽车、摩托车维修专用发票》。
第十九条 对违反本《细则》第四条第四项、第十一条规定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有关规定处理。
违反第八条第二项、第十四、十五条规定者,由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按有关规定处理。
违反第十七条规定者,由交通局和物价管理机关按有关规定处理。
违反第十三条规定者,由交通局按有关规定处理。
违反第四条第五项、第十八条规定者,由税务机关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条 本《细则》颁布前已开业的维修者,应在本《细则》颁布之日起三个月内补办技术审查和工商登记手续,方得继续营业。逾期不办者,由各级交通局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一条 本《细则》由广东省交通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细则》自1987年11月1日起施行。



1987年9月1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出口商品审价暂行办法

海关总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出口商品审价暂行办法
1994年12月31日,海关总署

第一条 为维护外贸出口的正常秩序, 防止低价倾销出口商品扰乱国际市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和国务院关于由海关对出口商品进行审价的决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出口商品的海关估价应是成交价格, 即该出口商品售予境外的应售价格。应售价格应由出口商品的境内生产成本、合理利润及外贸所需的储运、保险等费用组成。
第三条 出口商品的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如实向海关申报出口商品售予境外的成交价格。
第四条 出口商品的发货人或其代理人申报的商品成交价格经海关审查不符合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由海关依次按照下列价格予以审定:
(一)同一时期内向同一国家或者地区销售出口的相同商品的成交价格。
(二)同一时期内向同一国家或者地区销售出口的类似商品的成交价格。
(三)根据境内生产相同或类似商品的成本、储运和保险费用、利润及其他杂费计算所得的价格。
(四)如果按照以上方法仍不能确定的,由海关用其他合理方法审定价格。
第五条 海关对出口商品审价, 由接受申报的海关在发货人或其代理人申报出口时进行。
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商品,经营单位在向主管海关办理合同登记备案时,应预先申报成品出口的成交价格,并由海关在商品出口时进行审价。
对转关运输出口的商品,出境地海关认为必要时,也可以进行审价。
第六条 为合理审定出口商品价格,海关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规定,查阅企业与进出口商品有关的合同、发票、帐册、单据、记录、文件、业务函电和其他资料。
第七条 海关对发货人或其代理人申报的价格有疑问时,可以要求出口商品的发货人或其代理人提供证明其申报价格真实、完整、准确的文件资料,以及反映买卖双方关系和成交活动的一切有关资料。出口商品的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应按海关要求提供上述资料;拒绝提供的,海关对其出口商品不予放行。
第八条 海关对低价出口的商品,区别情况做以下处理:
(一)申报价格低于海关审定价格的,应由出口商品的发货人或其代理人缴纳相当于申报价格与海关审定价格差额的保证金后,由海关放行货物,并通知有关进出口商会和国家外汇管理部门进行调查。经调查,对有确凿证据属低报价格逃、套外汇的,由外汇管理部门依据《违反外汇管理处罚实施细则》的规定处理,并由海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的规定,处货物等值以下的罚款。
(二)申报价格明显低于海关审定价格,对别国产品将造成损害的出口商品,经海关调查构成伪瞒报价格行为的,海关可将货物予以扣留,不准出口,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的规定,处货物等值以下的罚款;同时,通知有关进出口商会和国家外汇管理部门。
第九条 对检举揭发低价倾销行为的单位和个人, 经查实后,由海关按规定发给奖金,并为其保密。
第十条 本《办法》由海关总署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1995年2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