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统一推荐会计(审计)师事务所有关问题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4:56:00   浏览:985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统一推荐会计(审计)师事务所有关问题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


关于统一推荐会计(审计)师事务所有关问题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
银发[1996]106号




中国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各保险公司,各全国性非银行金融机构: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对金融机构资本金、股东资格、业务经营及财务状况的监督,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从今年起分期分批地推荐会计(审计)师事
务所。现将第一批推荐的会计(审计)师事务所(名单附后)通知你们,并将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各金融机构可以委托这些会计(审计)师事务所进行资本金和营运资金的验证、股东资格的审查、年度财务报告的审计、年检中有关内容的审计等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将依据或参考这些会计(审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股东资格审查报告和审计报告等,进行金融机构审批和
监督管理工作。
二、中国人民银行将对所推荐的会计(审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督,凡不认真履行职责、弄虚作假的会计(审计)师事务所,中国人民银行将撤销对该事务所的推荐;对这些事务所出具的验资证明、股东资格审查报告以及其他审计报告将不予认可。
三、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要认真做好会计(审计)师事务所的推荐和监督工作,按规定的条件,分期分批向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提出推荐名单。
这次统一推荐会计(审计)师事务所,对加强金融监管工作是一种新的尝试,希望各分行认真总结经验,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总行。
中国人民银行
一九九六年三月二十五日
第一批推荐会计(审计)师事务所名单
中洲会计师事务所 内蒙古自治区会计师事务所
中华会计师事务所 呼伦贝尔盟会计师事务所
佳信会计师事务所 沈阳会计师事务所
建银会计师事务所 吉林省金融审计师事务所
长城会计师事务所 吉林吉达会计师事务所
立安达会计师事务所 黑龙江省信誉评级委员会
中恒信会计师事务所 上海大华会计师事务所
中国审计师事务所 上海沪银审计师事务所
中国华建审计师事务所 江苏会计师事务所
中青会计师事务所 江苏钟山会计师事务所
中民会计师事务所 南京会计师事务所
中经会计师事务所 浙江省审计师事务所
中天恒会计师事务所 安徽会计师事务所
方园会计师事务所 福建华兴会计师事务所
岳华(集团)会计师事务所 福州会计师事务所
中银会计师事务所 南昌锦荣会计师事务所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 山东会计师事务所
北京京建会计师事务所 山东审计师事务所
北京市审计事务所 河南省金融审计师事务所
天津会计师事务所 河南审计事务所
天津大维会计师事务所 湖北金汇会计师事务所
秦皇岛会计师事务所 湖北省审计师事务所
石家庄会计师事务所 湖南省会计师事务所
山西省审计事务所 华银审计事务所
山西会计师事务所 广东审计师事务所
广州会计师事务所 青海省省金融审计师事务所
广西金融审计师事务所 新疆审计师事务所
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师事务所 新疆会计师事务所
海南会计师事务所 大连会计师事务所
四川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第一业务部 大连金誉会计师事务所
贵州金融稽核审计师事务所 重庆审计事务所
贵阳会计师事务所 重庆立信审计事务所
云南中汇会计师事务所 宁波涌江会计师事务所
云南省审计师事务所 山东青岛会计师事务所
西藏自治区会计师事务所 青岛审计师事务所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西藏分所 厦门大学会计师事务所
陕西中银会计师事务所 厦门会计师事务所
西安西京会计师事务所 深圳蛇口信德会计师事务所
甘肃省第二会计师事务所 深圳中华会计师事务所
甘肃省第二审计师事务所 深圳中诚会计师事务所
青海省省会计师事务所



1996年3月25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内蒙古自治区尘肺病防治条例实施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内蒙古自治区尘肺病防治条例实施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第20号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自治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实施办法适用于自治区境内所有粉尘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
第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的安全机构负责防尘技术和防尘管理工作。未设安全机构的单位设专人负责日常防尘技术和防尘管理工作。
第四条 凡有粉尘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配备防尘设施。
第五条 有粉尘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定期维护检修防尘设施,除尘效率或者粉尘控制效果达不到要求的,应及时进行改造或者完善。
新安装的防尘设施必须经过劳动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鉴定、验收。
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停止运行或者拆除防尘设施。
第六条 有粉尘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采取密闭、通风防尘的综合措施或者湿式作业,并不断改进工艺,逐步采用无尘或者低尘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第七条 防尘经费应当纳入建设和技术改造经费计划,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第八条 有粉尘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教育职工按规定和要求使用。
对初次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应进行防尘法规和防尘知识的教育和考核,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粉尘作业。
第九条 新建、改建、扩建、续建有粉尘作业的工程项目,防尘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一)有关主管部门及计划部门,在编制和审批基本建设工程项目计划任务书和下达计划时,必须同时提出对防尘的要求和经费安排。
(二)设计单位在编制初步设计时,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编写安全和工业卫生专篇。
(三)有关主管部门在会审初步设计时,应邀请同级卫生行政、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共同审查。未经上述部门和组织同意,设计单位不得进行施工设计;建设部门不得发给施工执照;有关银行不予办理施工和安装的拨款或者贷款手续。
(四)竣工验收的项目,建设单位应提前向同级卫生行政、劳动部门申请审查、鉴定,并向同级卫生行政、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提交试产期间的劳动安全、卫生状况报告书。验收时应有同级卫生行政、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参加。符合要求的,方可投产。
第十条 引进生产设备和技术,必须符合我国有关防尘的规定。
第十一条 有粉尘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粉尘浓度卫生标准。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应积极治理;未治理严重影响职工安全健康时,职工有权拒绝操作。
第十二条 卫生行政、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分工协作、互相配合,按《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职责,对企业事业单位的尘肺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
第十三条 有粉尘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定期对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防尘设施进行监测。
粉尘危害严重的作业场所,粉尘测定每三至六个月进行一次;其他粉尘作业场所每六个月至一年测定一次。
防尘设施的工程技术性能及其效果每一至二年至少测定一次。
第十四条 设有测尘机构和人员的企业事业单位,对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和防尘设施工程技术性能按照国家规定的测尘方法自行测定。没有测尘机构和人员或者有的项目不能自行测定的,应向同级卫生行政、劳动部门指定的专门机构申请代测。
第十五条 企业事业单位的监测人员,必须经自治区劳动部门和盟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按各自监测范围进行技术培训与考核,并领取合格证后,方可从事监测工作。
第十六条 各级卫生行政、劳动部门对有粉尘作业单位的自行监测进行技术指导,依据监测规范实行质量控制,并随时抽查。
第十七条 企业事业单位应对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包括离休、退休和合同工、临时工)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
(一)初次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必须经卫生防疫机构进行健康检查。
(二)长期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要定期经卫生防疫机构进行健康检查;
1、从事含游离二氧化硅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含石棉百分之十以上粉尘作业的职工,一至二年体检一次;
2、从事含游离二氧化硅百分之十以上或者含铝、氧化铝、铝合金粉尘作业的职工,二至三年体检一次;
3、从事含游离二氧化硅百分之十以下粉尘作业的职工,三至五年体检一次;
4、确定为各期尘肺的患者和O"啠?囌撸磕旮醇煲淮巍?
第十八条 经检查发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及时调离粉尘作业岗位:
(一)患有活动性结核病的;
(二)患有慢性肺疾病、严重慢性上呼吸道疾病或者支气管疾病的;
(三)患有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胸膜、胸廓疾病的;
(四)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的。
第十九条 尘肺病的诊断,由盟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成立的尘肺病诊断机构进行。尘肺的病理诊断按国家《尘肺病理诊断标准》执行。
确诊为尘肺病患者的,由诊断机构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发给尘肺证。
第二十条 企业事业单位对已确诊尘肺病的职工,须调离粉尘作业岗位,并根据尘肺病期、劳动能力的代偿功能性质,给予治疗或者疗养。尘肺病患者的社会保险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一条 企业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职业病报告办法》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上一年职工尘肺的新病例数、累积发病例数、死亡数和体检人数汇总,向当地卫生行政、劳动部门、工会组织和本单位的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二条 在尘肺病防治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其上级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第二十三条 有《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行为之一的,由旗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劳动部门,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限期治理、罚款一千元至一万元及停业整顿的处罚。停止整顿的处罚,需经同级人民政府同意。
第二十四条 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0年12月18日

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监察局关于加强捐资助学资金管理的暂行规定

北京市财政局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监察局关于加强捐资助学资金管理的暂行规定
北京市财政局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监察局




区(县)财政局、教委(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捐资助学资金的管理工作,现将捐资助学资金管理暂行规定通知如下:
一、鼓励境内、境外社会组织和个人根据自愿、量力原则捐资助学,为发展教育事业做贡献。
二、在进行捐资助学活动中,不得把捐资助学同录取学生挂钩,坚决杜绝以钱买分,以钱买学籍,以钱选择公办学校和重点学校的错误作法。捐资助学的款物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接收和管理。向指定学校的捐助,也应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代为办理。外籍人士和境外人
士捐资办学的办法不变。
三、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代指定学校收取的赞助费,50%由本区县教育行政部门集中掌握,统筹安排使用,用于本区域内教育事业发展。50%返给指定学校,纳入该校年度财务收支计划,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不得用于提高个人福利待遇开支。
四、对外籍人士、境外人士指定学校的捐赠或社会组织、个人的指定高额捐赠仍全部用于指定学校。
五、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接受或代学校接受捐助的资金物资必须纳入财务管理,列入“其他收入”科目,并向捐助单位和个人开具正式收据;对捐助的物资价值在国家规定的固定资产标准以上的应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记入财务帐目,对接受捐助的物资分配按物资调拨手续办理。
六、本暂行规定从印发之日起执行。凡与本规定相抵触的一律以本规定为准。
附件:北京捐资助学荣誉证书使用说明(略)



1998年12月9日